少棒比賽太多,
高雄海上活動
,不但平常擠壓到上課時間,
網紅分潤
,寒暑假比賽也「撞」得很凶,
桃園到府估車
,照理說,
保鮮盒
,官方或民間有心辦比賽應該都是好事,
COCO椰子水
,只要學校懂得篩選,
個別協商
,少棒隊定期出賽多磨練的確能增加實力,
宜蘭長期看護
,但問題是許多學校仍處於「成績掛帥」迷思,
求子斗
,都有無法堅持「快樂打球」的苦衷。
光是指標性的大型少棒賽,
新北廚下型淨水器
,一學年中就有將近20個,若民間自辦比賽也掛上「全國賽」頭銜,少棒隊也會為了成績而參加,到處征戰成了常態,而且這些小球員的表現,也直接影響到教練和校長。
某縣市教育局日前規定,棒球教練每學期的考核都必須超過70分,3年未達70分就解聘,專任教練也一樣,但考核內容只有20%屬於校內教學表現,剩下的80%都是比賽成績,有教練笑稱:「努力考上專任教練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既然教練的考核比重以球隊比賽成績為主,「頻繁出賽」是需要,也是必要,擔心沒工作的教練,只能拚命操球員,就怕校長也因壓力大而脫口說出:「不要棒球隊了」。
為了不要讓小球員們因比賽荒廢課業和健康,教育部規定一學年請公假不准超過30天,每學期要有兩周的「徹底休息日」,然而有心改善和「確實執行」仍有一大段差距,有教練就直言:「沒遵守誰會知道。」
也有少棒隊教練很無奈,「現在少子化,球隊組成已經很困難,為什麼還要讓學校擔這種成績壓力?」
台灣要達到「快樂打球」的境界,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