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和平協議,
台中包裝材料
,兩岸國族認同將愈走愈遠!」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表示,
鐵架
,兩岸政府如果沒有簽署和平協議,
人入氣球
,相關的國族問題不會靠攏,
桃園螺絲訂製
,只會愈來愈分開。政論名嘴尹乃菁也表示,
道達爾TOTAL
,對於「和平協議」等政治談判,
新鮮白木耳
,不如將其當作促進全民思考「國」與「族」的認同手段與策略,
中壢抽水肥
,成為凝聚台灣認同的長期方法。
台灣競爭力論壇4日召開「2013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研討會」。張亞中在會中表示,如果兩岸不能達成和平協議,消除彼此的政治敵意、確定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則無法透過政治關係創造出兩岸在政治上的「重疊認同」,兩岸國族認同的歧異會愈來愈明顯確定、不會靠攏,只會愈來愈分開、愈異己化。
台灣競爭力論壇以「我是台灣人」為前提,進行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調查,結果有90%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61%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另外,如果以「一個中國」來定義,有34%認為是中華民族、23.7%認為是中華民國、4.7%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6.8%的人不認同「一中」,顯現台灣民眾對國族認同與認知並不一致。
「民族認同是潛意識層次的,會受教育與文化的影響,」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表示,兩岸目前都在尋找中華文化現代化,原因在於兩岸都經過很大的社會變遷,必須要彼此思考發展過程中有何強點與弱點,因此應從交流中截長補短,使雙方在體制思考上更加完善,這便是民族認同的「潛意識」。他也認為,台灣應先正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位問題,以及對「中華民國」概念的變化。
政治評論家唐湘龍認為,在討論國族認同之前,須先認清「中華民國」這個概念除了仍處於發展狀態,同時也是一種「漂移中」的概念。「中華民國是發展中的概念,兩岸的交流與變化正逐漸改變雙方的價值觀,如何面對變遷中的『中華民國』,概念與價值觀是應該正視的問題。」
尹乃菁表示,從此次民調與兩岸關係來看,「一個中國」的定義與內涵不僅有兩岸之間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台灣國內也有分歧。事實上有利於台灣的角度思考,只有23.7%者認為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反應台灣內部也存在「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的問題。【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