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興趣啦!」「太複雜,
面試成功範例
,我不會玩啦!」這是長輩看到桌遊,
便宜紙箱
,第一時間常出現的反應。該怎麼讓長輩願意跨出第一步,
黑糖棒棒糖
,樂齡桌遊達人有妙招,
烏日護理之家推薦
,建議初入門者別玩純動腦遊戲、孫子陪著老人家玩、別讓老人家覺得自己被考試,
南投夜市有哪些
,最好是分組玩,
台南旅遊
,別讓老人家感覺受挫,
婚禮百場經驗攝影師推薦
,如此更增共遊樂趣愛迪樂治療所執行長、職能治療師鍾孟修說,
高雄一日遊
,很多長輩覺得自己是大人了,為什麼要玩這些幼稚的遊戲?加上東亞傳統文化影響,台灣家庭比較少有周末家庭活動,許多長輩看到遊戲真的是興趣缺缺。 「為什麼要玩?」鍾孟修說,針對這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要解答這一點,邀請者得先知道,長輩為什麼不想玩。鍾孟修分析,長輩不想動腦,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自己不聰明了」,擔心會掃興或沒面子,如果覺得遊戲可能令自己受挫,又看似無聊、沒有目的,自然興趣缺缺。鍾孟修建議,如果長輩有上述排斥心理,建議先跳過純動腦遊戲,從結合團體身體活動的遊戲,長輩可能更容易接受。例如邊運動邊回答問題、邊走路邊數數、邊騎車邊唱歌,結合懷舊元素的母語手指謠、唱謠也很受歡迎,如果年輕人不擅長講母語,讓長輩來擔任教學者,長輩的成就感和樂趣更加倍。 目前市售桌遊大多針對兒童或年輕人設計,長者易有距離感,鍾孟修建議,可以用「陪我玩」或「陪小孩玩」的方式邀請長輩,並且介紹遊戲目的是可以強健腦力、預防失智、創造美好回憶,通常可以提高成功玩起來的機會。如果想辦法遊說、甚至玩給他看,長輩還是完全不想玩,也不用勉強彼此。哪些類型的桌遊適合祖孫同樂?鍾孟修說,派對型桌遊、玩具型桌遊、配對型桌遊,是三種最單純的桌遊類型,可以從這些開始。派對型桌遊只有一個規則,非常簡單,例如企鵝掉下來就輸了,最快的就贏了;玩具型的桌遊有很吸引人的道具,例如動物平衡船;配對型的桌遊像是七巧板、快手疊杯,只要排出一模一樣的圖形結構,就算成功達成任務。早在十年前,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就率先設計輕度失智者也可以玩的樂齡桌遊,他根據長期陪伴長者的經驗,不斷改良遊戲內容,現在已經推出第二版「這樣玩不失智」桌遊。陳俊佑說,長者一旦真的想玩遊戲,其實會很在乎輸贏和排名,想要一玩再玩、扳回一城,遊戲創造競爭的同時,也要適度平衡這種拚輸贏的壓力,所以桌遊一定要好玩、娛樂、促進代間互動,不能加深代溝或讓長輩覺得被考試。在第二版的「這樣玩不失智」桌遊不需要比速度,遊戲任務除了有翻牌、配對等記憶遊戲,還增加了簡單的動作指令,並且融合人際互動的元素,例如互相搥背、按摩,遊戲內容中融合醫學實證支持能預防失智症的「地中海飲食」營養知識,讓每個玩家在遊戲過程同時學到如何從飲食關照自己的大腦健康。鍾孟修表示,現在有一些合作型的桌遊,可以組隊共同對抗某個共同敵人,可以進行任務分配,讓長者負責適合他能力的任務,特別適合全家共玩、祖孫同樂。有些遊戲規則雖然比較複雜,但只要長輩有玩的意願,不一定要按照原本的規則,陪玩者要懂得適切調整,例如把越快越好改成回合輪流制,或是安排兩人一組,有人和長輩分配遊戲任務,不致太受挫,才能得到樂趣、願意下次再玩。「甚至要適度的、不經意地輸,但是別輸得太明顯。」鍾孟修笑說,不過如果是麻將這種長輩玩了一輩子的遊戲,根本不用刻意輸,因為根本就很難贏過他們!認知功能已退化的長輩,現在開始玩認知遊戲也不嫌晚。鍾孟修指出,日本川島隆泰博士針對輕度認知障礙、輕度失智症的長輩,設計了「學習療法」,一周五次、每次30分鐘,執行半年後,發現可以顯著延緩專注力、訊息處理速度的退化。學習療法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主要是抄寫日文五十音和詩詞、朗讀詩詞經書、練習簡單計算題。芬蘭2018年發表老人醫學研究計畫成果,利用綜合型介入,讓有認知障礙的60到77歲長輩,每周從事一小時有氧和肌力運動、搭配地中海飲食、三高管理、電腦遊戲的認知訓練,認知訓練一周只有三到五次,每次15分鐘而已,也有延緩認知退化的效果。鍾孟修說,玩遊戲就是要開心,不要給長輩一定得玩多久、一周要玩幾次的壓力,只要利用周末或晚上時間陪伴長輩的時間,偶爾玩一玩,長期下來有預防退化的好處。「沒興趣啦!」「太複雜,我不會玩啦!」這是長輩看到桌遊第一時間常出現的反應。該怎麼讓長輩願意跨出第一步,樂齡桌遊達人建議初入門者別玩純動腦遊戲、孫子陪著老人家玩、別讓老人家覺得自己被考試,如此更增共遊樂趣。圖/123RF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