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7月6日正式開打,
系統建置
,美國針對中國818項,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包括化學品、醫療器材、光學儀器、汽車零組件等價值340億美元的產品課徵25%關稅;中方也對美國545項,
排名優化
,包括黃豆、水產、汽車等同值產品課徵相同關稅。在美國兩星期後追加另一批總值達到500億美元的產品課稅後,
粉絲團經營
,中國表態將隨後跟上。川普總統已表明,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若中國報復,會追加課稅到2,000億美元,甚至5,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品,那幾乎已等同中國2017年對美的總出口5,056億美元。即使立場強硬的中國媒體「環球時報」,曾經在社評以「即使中美貿易歸零,中國也不會後退」為題,表達了絕不示弱的態度,且諸多專家也認為不會有太激烈的貿易戰,因為代價實在太高;但若無法透過某種方式讓美國貿易逆差「顯著」減少的話,川普大概不會善罷干休,因為這可是他的競選承諾。豈止是競選承諾,它其實也代表了美國普羅大眾的看法–美國不能再接受巨額貿易逆差,它使美國損失工作機會、惡化生活品質,不管這種看法是否正確。 其實,希望透過「貿易保護」讓「美國再度偉大」的想法,並非川普首倡。1993年,曾以一本著名的研究所「國際貿易理論」教科書揚名的美國教授賴維.巴特拉(Ravi Batra)出版了一本「自由貿易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 Trade,隔年在台翻譯出版),書中大談美國經濟實力衰退,就是受害於自由貿易。他指出,傳統貿易理論中,各國勞工被假設是同值的,經理論推導,可以獲得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會受惠的結論。但若勞工並非同值,像美國勞工成本遠高於許多貿易夥伴國時,自由貿易會使美國受害;這正是美國實質工資在1973年後逐年下降的原因。巴特拉提出恢復美國經濟的五大建議,第一個就是將美國平均關稅率從5%先提高到20%,然後在五年內提高到40%,保護重要產業不受進口威脅。大家記得,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出將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45%關稅的政見,而目前課徵25%,對照25年前巴特拉教授的建議20% 和40%,可說是若合符節。巴特拉教授為何選擇40%?因為他估計那可以讓美國進口依賴度從占GDP的13%恢復到美國經濟衰退(1973年)前,占GDP 6%的水準。即使川普總統真正相信巴特拉教授的建議,認為對中國及他國進口課徵20%以上關稅、減少美國貿易量,才能讓工作回歸美國,而中國大陸的堅硬態度也會讓貿易戰加劇,大概也難以想像會擴張到中國的所有對美出口,因為美國的西方民主制度和中國民主集中制碰撞的結果,很難會有勝算,美國上升的物價和受害較深的州很快就會反彈、讓共和黨輸掉選舉,逼迫川普和策士們尋求解套。而中國大陸雖然「受惠」於民主集中制,可以忍受出口減少的衝擊,但就業量減少的壓力,以及先進技術難以引進、延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也會讓中方願意和美國展開認真的私下諮商,共同尋求解套之方。解套之方,可能還是要從維護貿易秩序的「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著手。目前的遊戲規則(rule of game)只管各國貿易行為是否符合世貿「規則」,不問其貿易「結果」,而美國認為這讓它吃了大虧,而這也是巴特拉教授理論推導所得。美國可能會要求增加一種機制,即當A國和另一世貿成員B國產生某種程度以上的貿易逆差時,若B國在A國要求下卻不及時有效改善,則A國可以單獨針對B國課徵高關稅,而不違反「最惠國待遇」或「非歧視原則」;但若逆差獲得顯著改善,就必須恢復原關稅。也許這樣的妥協方案,或類似方案,可以消除逆差國的怨懟、消弭未來的潛在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