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參選台南市長,
桃園打掃
,政見包括廢除注音。 圖/截自新聞影音 分享 facebook 漢字記音該使用注音符號還是漢語拼音?這是個兩難的抉擇。但絕對沒有「羅馬拼音」這個選項。注音符號保留傳統,
玻璃DIY
,漢語拼音與國際接軌,
聚會喝的酒
,羅馬拼音是什麼?請說清楚。台灣使用注音符號已近七十年,
南部除碳
,多少家庭都是由阿公阿嬤陪孫子玩識字卡,
彰化證照課程
,從ㄅㄆㄇㄈ學會日常用詞。有的阿公更用心,
進口椰子水
,還會衍生釋字:「你看出來沒有?這個『ㄅ』跟『包』的上面是不是很像?對了,
RTO廢氣觸媒蓄熱式焚化爐
,它就是由『包公』的『包』變來的,
蜂蜜口味的酒
,你念念看,
kubota indicator
,音也接近,很好記吧!」那幅皓首童顏其樂融融的畫面,是多少台灣人心中永恆的印記?這就可以看出十九世紀末以來知識分子的用心。眼見即將進入廿世紀,漢字如再沿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注音,實在不便。所以簡化偏旁,利用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讓這套符號既保存傳統文字結構,又便於讀音學習。即使如此,它仍歷經各方討論,數十年間數次更動,才有今天的面貌。它可以完整注譯國語讀音,所有相關配套又都齊備,台灣人使用都覺得很方便。真正覺得不方便的是對岸人士,他們到台灣都得另外準備鍵盤,否則無法使用電腦,但他們心中又欣羨這套符號:這才是傳統中華文化呀。當年大陸整體知識水平低,為了盡速提升國民識字率,於是繁體字改簡體字,差點就改成拼音文字,又學習西方採用漢語拼音。今日看來,政策目標雖然達到了,但大國崛起,卻喪失自己的傳統文化,大陸不是沒有遺憾的。台灣使用的羅馬拼音系統,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因為四聲不分,許多字都無法正確標註,所以用來教外國人華語也就算了,真要推行到地方時,問題就來了,幾十年都無法取得共識。於是,教育部規範地名、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各縣市則多保留威妥瑪拼音,而部分地方、人名中仍可見通用拼音,這些都造成外籍人士旅台的極大困擾。但即使一再反映,都無法得到官方妥適回應,於是台灣同一街道、同一鄉鎮卻有不同譯名,早已成為國際化的大笑話。自己境內都不能接軌,還想與國際接軌?真正能保留文化傳承的是注音符號,能與國際接軌的是漢語拼音。但「漢語拼音」過不了執政黨這一關,所謂的改「羅馬拼音」實質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