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電視政見發表會,
漸進式排名
,蔡英文總統主攻國際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國家元首的職責,
排名優化
,在安內攘外。對內振興經濟,
網站優化
,改善人民生活;對外營造友善環境,
便宜網站
,有利國家發展。蔡總統在大選首次電視政見會中,
關鍵字廣告
,並沒有提出能使國人對未來滿懷希望的願景,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尤其是對外關係,
客製化網站
,對我國當前外交困境似提不出改善策略。 蔡總統留學美、英,返國後曾參與台灣加入WTO談判;當選總統後,也多次往訪邦交國,按理說國際觀應較其他政治人物有深度。然而,對照小英的作為,顯有不小落差。了解國際現勢是國際觀基礎;國際觀有兩個層次:第一、認識世界;第二、更要知道自己在世界中角色、地位,及國際間對我們的觀感。國際觀有兩個核心指標:國家利益與國際現實。近鄰日、韓、菲,及其他東協國家,一方面看出中國大陸崛起勢頭方興未艾,紛紛加入由中共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另一方面憂心川普的「美國第一」單邊主義,顯示美國不再高度關切盟邦安危及利益。這些國家基於國際現實、為了自己國家利益,選擇改善與中共關係因應。蔡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小英總統以為只要有美國力挺,就能力抗中共,遂操弄「反中、仇中」情緒。結果就是邦交國連斷,再度被排拒於世衛大會(WHA)之外。最近三年,在世衛組織舉行大會時,政府與民間人士組織宣達團,前往日內瓦發聲,在公共場所刊登廣告,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台灣不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問題。在會場外的這些作為,能不能引起國際人士重視?能不能獲得同情,促使其他國家採取行動幫助我們?而其他國家協助,能不能發生真實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台灣有人因善行獲得富比士、時代、讀者文摘等雜誌,及「麥格塞塞獎」的大力推崇、頒獎。這些事蹟,廣獲國際媒體報導,比政府文宣效果更為顯著。在國際間博取同情,遠不如做出令人敬佩的作為。各國都以自己國家利益為核心,如果蔡總統能夠認清國際現實,而不拘泥意識形態;不但從台灣看世界,更能從世界看台灣,才算真正的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