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醫師陳志鎧。 圖╱陳志鎧提供 分享 facebook 88歲的阿嬤膝蓋不舒服,
心靈療癒課程推薦
,但總是邊喊痛邊下田工作。一提到要換人工關節,
新北美髮補習班
,子孫輩都投反對票,
新竹居家單次清潔
,而且要她不要再下田了。因此阿嬤自己搭交通車,
台北微刺青教學
,輾轉來到門診。「陳醫師,
東森商城代管
,你有在幫這麼老的阿嬤換關節嗎?」阿嬤拄著拐杖,
新北新舊屋清潔
,一坐下就開門見山地問。 「有呀!不過妳真的有年紀了,
台中香火鼎盛的廟
,做手術不是挑戰,有挑戰性的是身體狀況。」接著要說一些手術危險性時,阿嬤打斷我:「陳醫師,你說的話,每個醫師都跟我說過了,我就是想開刀,還想種田。」88歲嬤 不是最老患者88歲阿嬤膝關節嚴重退化、疼痛,術前必須靠護膝、手杖行動。 圖╱陳志鎧提供 分享 facebook 88歲進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不是我遇過最老的患者,但這位阿嬤可是最理直氣壯的。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近幾十年來不斷演進,迄今至少已有八成成功率,這不只因為人工關節醫材的進步,更重要的是醫師手術技術的提升與微創化。也因此,長年為雙膝疼痛、積水所苦的高齡患者是一項治療選擇。2006年國際的關節重建期刊中,將病人分成75歲以上和75歲下兩個族群,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及併發症統計,發現兩組病人並沒有顯著差異;且明確指出身體適不適合手術,與年齡無關,反而與手術前的日常功能與活動量有關。高齡手術 3階段注意要點手術前:退化變形嚴重的膝關節。 圖╱陳志鎧提供 分享 facebook 手術後:骨刺與發炎物質已清除,白色處為人工關節。 圖╱陳志鎧提供 分享 facebook 話雖如此,高齡患者在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時要十分小心,可分成手術前、中、後三個階段來提醒。手術前:病患應詢問自己平日是否仍有走路能力?如果已長年臥床,何必手術?更應問自己,這樣的膝蓋疼痛是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果痛不欲生,為什麼不手術?除了患者的心理建設外,更會注意病人有無糖尿病、洗腎、心血管問題,甚至是精神狀況,以利術後止痛藥物及相關問題的處理。手術中:麻醉方式通常都採下半身麻醉,所謂的「注龍骨」,可降低心肺方面副作用;而手術方式一定採微創關節置換手術,微創除了傷口切痕小,更大的意義在對原本膝蓋結構的保護,手術只清除發炎與過度增生的組織。手術最後,於關節腔及皮下施打稱為「雞尾酒」的止痛藥物,以期降低術後疼痛。手術後:因為麻醉,如果是早上手術,建議下午就要拿四腳拐杖下床活動,早一點下床,不只可以減少復健的時程,還可以減少血液栓塞,更可以減少傷口腫痛問題,護理師和復健師都會幫忙膝蓋活動,以利提早復原。只要確定生活目標與需要,膝關節置換並不單純只是考量身分證上的年齡。88歲堅持換關節的阿嬤端午節來門診,提著自己包的兩大串肉粽說:「肉粽包的是花生、筍丁、豬肉,幾乎都自己家種的東西,少年醫師,你吃看嘜!」阿嬤的肉粽,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