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出「笨蛋,
台中關鍵字優化
,問題在經濟」的競選口號,
網路代銷公司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拚經濟」思維,
專業社群行銷
,似乎就常常成為爭議政局下的解方。但,
虛擬主機租賃
,拚經濟真的能不管政治?美國司法部1月28日宣布起訴華為公司、數家子公司和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沒多久,
網頁設計
,日本的《日經新聞》隨即傳出華為要求台灣供應鏈,
網站優化
,包括台積電、日月光等廠商要將部分產能移往中國大陸。這中美間的貿易摩擦,
排名優化
,起因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尤其,中美對撞下,台灣被要求選邊站的壓力愈來愈大。但台灣企業,有不選的可能嗎?●經濟脫離不了政治,國際經濟更多是政治安排的結果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期待可以單純的「拚經濟」,永遠是癡人說夢。從工業大革命前後的歐洲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建立的海上霸權,就是在君權鼎盛的支持下,向非洲乃至世界各國殖民;當兩國殖民版圖大肆擴張,最終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是當時仍可略高於軍權的神權,由天主教教皇扮演和事佬,三方共同劃分在別人家的勢力範圍,才讓紛爭有所節制。再接著,荷蘭藉由海上運輸業崛起,一定程度的威脅到英國的海霸帝權。當時,荷蘭最厲害的一招,是推行對業主極度保重的貿易制度,只要是委託荷蘭船運業者的貨品,幾乎沒有送不到的,許許多多船主冒著生命危險將業者貨品送達的故事流傳,興起了現代經濟的「制度之爭」。政治,在制度建立的過程中,仍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軍事強大、經濟雄厚,在制度建立上更具發言權,更會為了捍衛政治利益而努力。●從流血的政治經濟戰爭到不流血的經貿戰爭15世紀的海霸紛爭,還有教皇可以當協調人,讓政治為了經濟坐下來談。現代政治經濟的運作又是如何?1975年越戰結束,標誌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軍事挫敗,地球上的權力頭頭逼不得已對軍事戰爭自我節制,開始轉向經濟戰爭。戰爭的第一步,是選定戰場。早在1973年,美、日、英、法、西德(現在的德國)西方國家,就組成了五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5),義大利與加拿大的加入,讓G7在1976年成形,成為國際上最具經濟影響力的政治組織。1997年,蘇聯解體後6年,以美俄為首的東西方冷戰基本上結束,G7變成後來眾所周知的G8。到了1999年G20登上國際舞台,中國也具備坐上國際經濟談判桌的地位。但還得到2009年,金融風暴以後,中國崛起的經濟力量展現在世人眼前,佔全球人口2/3、GDP規模近85%的G20,才讓非歐非的國家擁有發言權。中國,更因為急速擴張的經濟實力,成為國際觀察家眼中的G2。也就是說,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的安排,基本上是中美兩國說了算。如果說,15世紀的海權爭霸,兩次世界大戰與後續的越戰,基本上都是流血的政治經濟戰爭;越戰後的世界爭霸,則比較像是殺人不見血的經濟戰爭。光是看這一輪中美互毆的貿易影響,美國一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約是5,000億美元、約15兆新台幣,經過川普政府三波的關稅設限,受影響的商品達近半、約7.5兆新台幣;中國一年從美國進口約1,300億美元、約3.9兆新台幣,貿易戰下設起的關稅障礙,影響了約85%的商品。中美貿易戰不僅影響兩國,更對世界的貿易造成影響,而且,這個影響還在擴大。●中美對撞是21世紀末最不好的示範G2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伯格斯坦(C.Fred Bergsten)提出,隨後世界銀行總裁、中國大陸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等跟進,確認了金融海嘯後的世界經濟秩序,中美兩國最有話語權,但也該負擔最大責任。G2的核心主張是,中美關係在特別安排的架構下對話,以企業社會責任(CSR)關注利害關係人的思維,與受到中美影響的各國和平共榮、密集對話,一起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社會發展與人類福祉努力。然而,川普主政的美國與習近平主政的中國,出現了學者最不想看到的直接衝突。不論是貿易大戰、關稅壁壘、專利防堵甚至司法手段,美國出招、中國回擊,中國挖牆、美國防堵。對人民來說,美國夢愈來愈遙遠,但中國夢也沒有比較近。●台灣在國際產業鏈的角色弱化了中美對撞,對台灣最大的影響是,在國際產業鏈中的角色混淆,難以維持關鍵的鏈結地位。在個人電腦(PC)的時代,美國、歐洲科技大廠是產品原型的設計者,當歐美工程完成設計圖稿下班後,起床上班的台灣工程師接手後續的商業化設計,並交給在台灣、中國都有設廠的台商企業生產,最終把成品或只需組裝後就可出貨的半成品運到歐美。當時,台灣扮演的是歐美創新科技的商業量產支援者,是中國大陸工廠的管理,也是東西方運輸與物流的安排者。智慧型手機時代,蘋果公司獨立完成原型與終端產品的設計,台灣企業專注於零組件的生產與組裝,中國大陸開始扮演了挑戰者的角色。美國有臉書、中國有微博,美國有亞馬遜、中國有阿里巴巴,美國有蘋果、中國有華為…。美國依然是科技創新的領先者,美國企業依然引領世界風潮,但中國大陸的獨特市場,不但可以讓企業在中國複製美國模式,還可以反過來危急美國企業的地位。在這美國有什麼,中國也可以有,規模還很大的新局面初期,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還相對溫和,台灣還可以左右逢源,但到了川普時代,中美貿易摩擦因政治手段升溫,台灣可以生存的夾縫似乎就變小了。●台灣還可以有自主選擇?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一句「笨蛋,問題在經濟」競選口後以後,經濟在21世紀就經常是民主國家的選舉主軸;台灣的政治人物也常常出現「拚經濟」的口號或政治語言。但「問題在經濟」的潛台詞卻是,「解方在政治」。川普美國製造、要求企業投資美國的政策,是來自「美國優先」的政治思維;習近平初上任提出的一帶一路與內部形成的「中國製造2025」,是來自「中國對接世界」的新外交主張。台灣從李登輝前總統的「戒急用忍」、陳總統前總統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馬英九前總統全面擴大兩岸交流,到蔡英文總統的新南向,政治大方向都深刻影響經濟,有企業從政治方向中獲益,也有人受害。說到底,台灣現在並不缺政策,也不缺經濟發展模式,台灣最缺的其實是「共識」。台灣不但缺乏在兩岸政策上的共識,也缺乏在能源政策上的共識,甚至也缺乏社會各界有關經濟發展模式的共識。這些共識不但攸關企業投資決策,也攸關一代人的選擇。從需要在中國大陸管理與行銷的人才,到東南亞國家的開闊人才,需要的語言能力、法令與潛規則了解就都不一樣。我們沒有共識,新的一代就難以對自己的未來有較為清晰的想像;更別說台灣在國際間的籌碼原本就很少了,缺乏共識不但讓我們失去談判的力量,更缺乏選擇的能力。台灣必須選擇,也還有選擇;但不會是要選擇更靠攏美國,或是更靠緊中國。我們要選的是一個共識,一個發展台灣的共識。是從國際產業鏈快速變化中,一個可以扮演角色的選擇。不論是作為零組件生產供應商、創新產品的商業量產製造商,或是連結美中商品鏈的關鍵貢獻者,甚至是新商業模式的試驗場、責任經濟的典範,找到一個關鍵角色的共識,讓政治決策為這個共識服務,讓企業可以在共識下發展,個人也可以更清晰的想像未來,才是台灣必須的選擇,也是我們還可以自主做出的選擇。因為美國的301條款與貿易障礙清單,中美兩國的互相設限,影響的商品金額至少是一年10兆新台幣。資料整理/經濟部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