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邱顯比。 記者李仲維/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富蘭德林完成「二○一六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新發展與台商企業因應之道」研究報告。本報取得最新報告內容,
網路行銷達人
,據此製作系列專題,
專業網頁設計
,以供讀者參考。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邱顯比表示,
台中行銷達人
,兩岸上市企業本益比差距過大,
網頁設計
,陸企怎麼併購台企都划算,
行銷達人
,這對台灣產業是巨大威脅,他建議大陸台商爭取IPO上市,才會具有競爭的優勢。邱顯比是富蘭德林證券最新出爐「二○一六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新發展與台商企業因應之道」的報告計畫主持人,這項計畫已連續進行第三年。他指出,陸企「做大做強」的邏輯思維,是先做大再做強,剛開始先迅速擴充規模,等到取得市場後,再一步一步變強,這與台灣企業的邏輯相反。如今大陸經濟力及市場明顯比台灣強,加上發展紅色供應鏈已經成為大陸官方政策,列入「十三五」規劃,包括半導體、物聯網產業都是規劃中的重點扶持項目,其利基就是資本市場提供的幫助。邱顯比說,所謂資本市場的幫助,首先就是短時間內可募集大量資金,其次是公司估值高、本益比高、市淨率高,在股價高時進行併購,就會無往不利。例如大陸信息技術產業二○一五年的平均本益比是八十五倍,即一元的盈餘會有八十五元的股價;而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的本益比為十五倍、光電業是十八倍,半導體是十二倍,在併購活動中,台灣業者容易成為被併購的對象。以半導體為例,在本益比十二倍的情況下,陸資企業只要出十八倍的價錢,就等於拿百分之五十的溢價來買台灣企業,台企一元的盈餘,陸企用十八元來買,到大陸即可換成八十五元 ,陸企怎麼算都划得來。邱顯比提醒,陸企短期內可能因法令限制無法併購台企,但長期而言,陸企可以併購海外公司,兩岸產業競爭態勢會因此改變。以日月光為例,它在全世界封測業排名第一,矽品第三,但江蘇長電科技二○一五年一月併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後,規模已追上矽品,且日後還會繼續擴張。究其原因,江蘇長電的本益比是一百卅倍,而矽品只有十二倍,「陸企怎麼併都划算」,這對台灣產業是一個巨大威脅。邱顯比指出,這次研究,雖然談到台灣仍有部分產業居領先優勢,例如文創和生技業,但某些公司盈餘幾乎為零,股價卻不錯,因此有幾百倍的本益比,但如果略去這些特例,會發現台灣幾乎各行業的本益比和市淨率都嚴重落後大陸,在資本市場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邱顯比以在大陸掛牌上市的環旭電子、鼎捷軟體、四方精創三家公司為研究對象,結論認為大陸台商爭取IPO上市才會具有競爭優勢,針對主攻大陸內需市場且營運主體位於大陸境內的台商,選擇對自身產業具有高本益比的優勢板塊進行IPO,同時透過活絡的次級股票市場交易,讓市場能更公允地評價公司真實價值。邱顯比認為,台商在大陸上市不僅可培養品牌知名度,取得市場的認同與地方政府關注,有助吸引人才及拓展大陸市場,如果大陸股票市場能夠給予上市公司較高評價(例如較高本益比)與較容易籌資,則可吸引台商集團將在大陸營運的部份切割出去,尋求在大陸掛牌或上市。(系列五之二)2015年兩岸上市企業本益比比較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