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到高雄左訓中心,
中和外牆防水
,視察準備參加第18屆雅加達亞運的我國選手,
藝術漆
,並與選手們合影留念。對於東亞青運風波,
庫存收購
,她說「希望能回到運動初衷,
康復治療
,不要有太多的政治干預!」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做為總統,
北部賣中古車
,應斟酌輕重。管中閔事件惡化又僵化,
W面膜
,蔡英文說「要求總統介入反而不好」。吳音寧是否適任北農總經理,
矽膠玻璃鍋蓋
,與總統八竿子打不著,
台中代銷公司
,蔡卻說「吳音寧不是政治人,應該給予協助」。做為總統,這兩件事孰輕孰重?做為總統,更應審度本末。環保署「用湯匙吃奶茶」議論,蔡英文說「部會首長面對媒體應該謹慎發言」。賴清德再三宣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蔡卻說「他希望用什麼方式來表達,總統就要給他一定的尊重」。做為總統,這兩件事,何者攸關國家根本,何者相對只是細枝末節? 七月間,台灣民意基金會對民進黨及國民黨的「政黨形象特質」民調。在「具有執政的能力」項,民進黨廿二%,國民黨卅五.二%,民進黨輸十三.二個百分點。在「有能力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項,民進黨十七.六%,國民黨四十.一%,民進黨輸廿二.五個百分點。在「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項,民進黨十.一%,國民黨五十七.八%,民進黨更落後四十七.七個百分點。蔡英文做為「這個國家」的總統,有無執政能力,有無能力促進經濟發展,及有無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國家根本治亂之所繫,也當然是總統責任的重中之重。但是,對比前文所舉兩組對照的事件,及前揭民調的數據,我們想知道:蔡英文做為總統,知不知本末輕重?甚至是不是在避重就輕、捨本逐末?做為總統,就政治職責言,就是要能維持國家正義。尤其,蔡英文主張「轉型正義」,因此她更須以「正義」標尺來檢測自己,同時她也要被歷史及現實用這個標尺來檢測。像台大校長案這種涉及巔峰正義的事件,總統竟以「不介入」的口實而不表態,卻對行政院長在國家憲政認同上的爭議性言論「給他一定的尊重」。請問總統:這樣的正義,是不是亂了本末輕重?「蔣月惠vs.蔡英文」的事件,尤其映照出民進黨及蔡英文所謂「正義」的真相。苗栗張藥房及屏東公勇路牴觸戶這兩個事件,在情、理、法各方面的辯論上,幾乎是全覆蓋地相同。那麼,為什麼蔡英文親赴苗栗為張藥房重建破土剪綵之時,公勇路卻要面臨強制拆遷?這種正義,是否又是一個「管中閔與吳音寧」雙重標準?網友說,「你拆屋就是為經濟建設,我拆屋就是違反土地正義」。其實,兩案的根本差異只是,張藥房案發生在馬政府時期,苗栗也是國民黨執政,那正是所謂「社運團體」最驃悍的時期,所以出現了「你拆大埔,我拆政府」的戲劇。如今的公勇路案,卻居然是蔣月惠咬了女警一口才引發注意,則是因民進黨在全國執政,屏東也是民進黨主政,所以現場再看不到那些高喊「拆政府」的「社運人士」,而張藥房事件中核心的反拆鬥士更已進入綠朝論功行賞的凌煙閣中。「拆完政府,我進政府」,正義,就是這回事嗎?民進黨所謂「正義」,其實是以類此「模式」體現的,亦即:以激進人士發動體制外強烈抗爭,最後往往是因強烈抗爭的裹脅壓力贏得他們主張。但此種「正義」的品質,往往禁不起時空考驗。贏了政治裹脅,但未必能建立正確政策。小則如台北文林苑,當年鬧得社會震動,但如今台灣的「釘子戶」們卻再已找不到社運人士來撐腰了。大則如林義雄以絕食脅迫廢核四,卻連核四公投也吞掉了,還有什麼正義可言?再如太陽花能占領立法院,但他們能建立一套成功的兩岸政策嗎?張藥房的正義又為何不能也用在公勇路上?做為總統,居然主張這類以政治鬥爭為本質的「分裂的正義」,但這只是政爭的勝利,不是國家的正義,也不是全民的正義,因而除了撕裂國家,豈是可大可久?正因如此,蔡英文自稱作了許多「改革」,但國人卻感覺不到「正義」。再者,在這類轉型正義事件中,也可看到今年五四台大傅鐘前「自掐哥」的身影。民進黨年年都要操作二二八,也就是年年都要拉七十年前國民黨的「魔掌」來掐自己的脖子給大家看。蔡政府正打算拿中正紀念堂作文章,無非也是要拉蔣介石的手來掐自己。再如蔡英文黨慶談話「八問是誰」,究竟是要拉馬英九的手來表演掐自己的脖子,還是自掐?這類的轉型正義,在政治鬥爭中攻勢銳利,卻未必能建立替代的正義,尤可能造成政治災禍。因為,靠政治裹脅所建立的主張,往往不能用於實際的治國理政上,甚至演成尾大不掉、作繭自縛,如廢核。再如,民進黨一向用台獨來裹脅國民黨,大多數裹脅式的社運皆是台獨背後靈的工具;但如今蔡政府自己也遭台獨裹脅,變成尾巴搖狗,如東亞青運事件。至於種種「去中華民國化」的動作,在兩岸抗衡中,更不啻是自殺式地自廢保命的武功。此時可問蔡英文:既然說轉型正義,妳自己建立的正義是什麼?以兩岸政策言,姚人多說:「民進黨的兩岸困境,就是提不出能與『九二共識』等量齊觀的替代物……台獨建國已經失去主流市場,說服大多數人民相信可以獨立的時代過去了。」姚的說法即涉及三個轉型正義的問題。一、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替代物何在?二、蔡英文迄不明言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一中,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一國兩區(非國與國關係),替代物又何在?三,如果捍衛中華民國不是蔡英文心中的最高正義,替代物又是什麼,台灣國嗎?在轉型正義的口號下,蔡英文迄今連憲法認同及國家認同的正義都未能確立。再看賴清德自誇「沒有為年改慶功」,難道是要慶賀社會的慘痛撕裂?總統會說「喝奶茶,不用吸管用什麼」,卻不知也該對台大校園自主說「給它一定的尊重」。又對保外就醫的陳水扁組建「一邊一國連線」束手無策,卻揚言要「聯合全世界制約中國霸權擴張」。做為「這個國家」的總統,這類輕重本末的思維,是否不可思議?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政黨形象特質調查」可對做為總統的本末輕重作出提示,其「重」與其「本」在於:執政的能力、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及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但蔡英文在這三者都有極大的努力空間。不要避重就輕,不可捨本逐末,也勿對吳音寧、管中閔及張藥房、公勇路採雙重標準。不要等到卸任總統的那一天,蔡英文居然發現她一直未能真正站上總統的高度,也從來不具做為總統的能力,因此也就未盡到總統的應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