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最近提出2015/16年預算藍圖,
醉雞料理
,總共要「節省」1150億鎊(台幣5兆2870億元),
租車網
,政府部門裡輸家甚多,
網購年菜
,包括外交、內政、司法、運輸、教育部,
台北租車
,以及養老給付,
網路代銷
,都大砍,
網路行銷達人
,卻有一個人人意想不到的單位大大鬆一口氣:文化部,預算從4億7200萬鎊減為4億5100萬,只刪5%,相較於其他部會的慘況,幾乎是全身而退。
世上大多數政府視藝術和文化為花錢快而回收慢的不急之務,是減赤時最方便的開鍘部位,英國政府2010年預算把文化部狠削30%,這回何以如此慷慨?其實,並非主編預算的財政部忽然放下屠刀成了佛,而是文化大臣瑪莉亞‧米勒「行銷」文化有方,在預算藍圖公布前兩個月的一場大英博物館演說中以經濟語言談藝術,從金錢角度談文化,詳陳藝術和文化如何有功於英國的經濟成長與GDP,預算官聽進去了。
米勒說,「我們應該為藝術本身的價值而珍視藝術」,但藝術和文化如果也成為能夠產生附帶經濟效益的「產業」,豈不兩全其美?她因此呼籲政府將文化藝術補助視為「創投資本」,指出這些投資會在地方、全國、國際層次帶來有利英國資產負債表的「紅利」。
米勒枚舉許多明顯的例子。40%觀光客說他們旅遊英國的首要原因是文化與傳統勝蹟。除了買門票,他們為商店、飯店、餐館帶來大筆進帳。
利物浦2008年當選「歐洲文化首都」,觀光客增加一千萬,經濟效益7億5000萬鎊。文化藝術如今當對地經濟的貢獻和Beatles與足球一樣重大。英國2013年起舉辦「英國文化市」,首屆由倫敦中選,下屆2017年有11個城市競逐,頗非無故。
約克郡的雕塑公園雇用一百位全職人員,換來每年約五百萬鎊的地方經濟衝擊。
米勒說,英國文化是英國最有力、最動人的產品,俗氣一點說,英國的文化與文創在全球「賣」得動,「商業值」高,全球人認為英國文化品牌值得掏腰包,歌劇、電影、音樂、音樂劇、劇本、舞台設計,全是。
米勒估計英國文創的全球魅力對英國年值360億鎊,是拉拔英國經濟的有力槓桿。
「文化紅利」論招來藝術文化界撻伐,說英國文化是英國人的「心、靈魂、本質」,在她口中淪為商品、生財工具。
美國、法國的藝術文化界爭取預算,多從藝術本位出發。米勒並無褻瀆文化之意,但她提出「文化經濟學」,用財政大員聽得懂的經濟行話,為文化部爭取財務安穩,似乎管用。
哥本哈根經學學院智庫「經濟與企業研究中心」一項研究,為米勒之說提供佐證:藝術與文化只占英國政府開支0.1%,卻占英國GDP的0.4%,太上算了。,